牛乳大饼(牛乳大饼最好三个品牌)

健康知识 (1) 21小时前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我的家乡,品尝一道独特的美食——牛乳大饼。

一、牛乳大饼的起源

牛乳大饼,顾名思义,就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大饼。据传,这种美食起源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小村庄。当时,村民们为了解决牛奶的储存问题,便将牛奶与面粉混合,制作成了一种独特的面食。后来,这种美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二、牛乳大饼的制作工艺

制作牛乳大饼的工艺相对简单,但每个环节都需精心操作。以下为牛乳大饼的制作流程:

序号 步骤 操作
1 和面 将面粉、牛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2 醒面 将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发酵
3 擀面 将发酵好的面团擀成薄片
4 包馅 在擀好的面皮上加入适量馅料(如豆沙、枣泥等)
5 包裹 将馅料包裹在面皮中,形成大饼形状
6 烙制 将大饼放入平底锅中,用中火烙至两面金黄

三、牛乳大饼的独特风味

牛乳大饼具有以下独特风味:

1. 奶香浓郁:牛乳的加入使得大饼具有浓郁的奶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2. 口感细腻:经过发酵的面团,口感细腻,软糯可口。

3. 营养丰富:牛乳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搭配面粉,更加健康美味。

四、牛乳大饼的食用方法

牛乳大饼的食用方法多样,以下为几种常见食用方法:

1. 直接食用:将烙好的牛乳大饼取出,趁热食用,口感最佳。

2. 搭配豆浆:将牛乳大饼与豆浆搭配,早餐美味又营养。

3. 搭配粥:将牛乳大饼切成小块,与粥一起食用,暖胃又养胃。

五、牛乳大饼的文化内涵

牛乳大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北方地区,牛乳大饼常常出现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场合,寓意着团圆、幸福。牛乳大饼的制作工艺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牛乳大饼,这道独具特色的美食,承载着家乡的味道,也见证了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也感受家乡的温暖与情怀。

草原鲜乳大饼哪个品牌好

比比赞、御之味、蒙辉等。

1、比比赞:比比赞草原鲜乳大饼干是一款整箱2斤装的牛奶味早餐代餐零食。该品牌注重产品的口感和味道,以牛奶味为主打,适合作为早餐或办公室休闲零食。比比赞的草原鲜乳大饼干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口碑,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品牌。

2、御之味:御之味牛乳大饼是一种早餐牛奶味大饼干,具有老式薄脆的口感。这款饼干适合作为办公室休闲小零食,口味经典。御之味注重产品的传统口味和脆脆的质感,为喜欢经典风味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选择。

3、蒙辉:蒙辉是一家提供草原鲜乳大饼的品牌,产品以不加一滴水的特产牛奶饼干整箱形式出售。这种大饼干是内蒙古的特产,具有浓郁的牛奶味和营养价值。蒙辉注重产品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适合作为营养休闲零食享用。

黄金大饼的做法与配方窍门

用料详情

主料:面粉(200克)、酵母粉(2克)、豆沙(200克)

辅料:食油(300毫升)、食盐(1克)、白糖(20克)、白芝麻(10克)、鸡蛋(3只)

用时:5小时5分钟

做法步骤

1.面粉倒入盆里,加入白糖、盐、酵母粉鸡蛋混合

2.适当的加入一些热水和成团,待十分钟再揉至光滑的面

3.盖上湿布,放温暖处发酵至比原来的两倍大

4.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排气,切成平均均的两等份,然后再松驰10分钟

5.豆沙馅,开袋然后再分成均匀的等份

6.取面团一份擀成面皮把豆沙馅放入,收口,搓圆

7.做成光滑的圆大包

8.放入蒸笼待二次发酵,然后蒸至熟透即可

9.蛋液待用

10.蒸好的大包取出,待凉后,扫一上层蛋液,然后洒上芝麻,静置待表面的蛋液晾干

11.锅中放油,油至150度热时,把大包放入炸,一面炸金黄后,翻另一面炸至表面酥脆。

大良崩砂的来历

这一由面粉拌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制成的传统食品,形似金黄色蝴蝶,当地俗称为“崩砂”(顺德称蝴蝶为“崩砂”

大良磞砂——同样有相当知名度,与盲公饼、西樵大饼一起可称三大佛山“手信”特产为面粉拌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形似金黄色蝴蝶,顺德人俗称蝴蝶为磞砂,故名。始制于清乾隆年间县城东门外的成记老铺,初为脆硬薄片,后来经李禧记改进,风味甘香酥化,咸甜适度,品种有蚝油、虾蓉、榄仁、南乳等。现时制作的多为南乳磞砂。制法以普通面粉为主料(精面因筋强,炸后不松化,不适用),和入南乳、油、糖、水,比例是:面粉500克,南乳32克.花生油16克,白糖172克,碱水半汤匙,精盐7.8克,臭粉0.3克,食粉0.6克,清水78克,搓扭成面团后,切块捏压成形,再放入花生油锅中慢火

以下为广州日报集团的信息时报的内容其中有法院的认定

自古以来,顺德就是有名的富庶之地,当地人喜用本地物产精心烹调,整体厨艺颇高。延至本世纪初,到广州、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做厨师的顺德人日渐增多,顺德菜逐渐驰名于外,并渐成“食在广东,厨出凤城”之说。

在多姿多彩的顺德传统名点中,有始于明代的金榜牛乳,咸而甘甜;有始于清代的大良双皮奶,清甜嫩滑;也有始于清代的凤城鱼皮饺,可蒸可煎……而酿成堂兄弟之间恩怨的就是顺德传统名点之一———大良崩砂。

具有170多年历史的顺德老字号———大良“李禧记”崩砂以其独特的色香味而闻名于世。这一由面粉拌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制成的传统食品,形似金黄色蝴蝶,当地俗称为“崩砂”(顺德称蝴蝶为“崩砂”),始创于清乾隆年间顺德县城东门外的“成记”老铺,初为脆硬薄片,后经“李禧记”潜心研究改进,风味甘香酥化,咸甜适度,品种有蚝油、虾蓉、榄仁、南乳等,如今游客尝到的多为南乳崩砂。据了解,虽然崩砂只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吃,但如今已成为当地人饮食文化中一个永不磨灭的亮点,而到顺德吃崩砂,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首选“李禧记”。

到过顺德大良镇的人,只要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凡有“李禧记”字号的崩砂店,其隔壁或者不远处必有另一家也打着“李禧记”字号的崩砂店。

在广东四大名园清晖园新景门对面,就有两家崩砂店紧邻而开,仅一墙之隔,不知内情的人常以为是一个店的两个铺位,但店铺门梁上的两块牌匾分明显示是两家。虽然牌匾上都有印着烫金大字的“李禧记崩砂店”,匾牌的大小、底色也几乎一模一样!但只要有人靠近,两家店铺又都跑出人来,招呼

之热情让人手足无措,你一言,我一语,争相介绍自己才是正宗的李禧记大良崩砂。

当地人告诉记者,都是崩砂惹的祸,好好的堂兄弟,就为了一个字号名分,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厉害的时候甚至拳脚相向,经常搞得食客都犯了难,不知究竟该捧谁的场。据了解,两家的老板分别是李×雄和李×源、李×辉,双方同系李禧的直系五代玄孙,为堂兄弟关系,同承祖业经营崩砂。

佛山中院的解释是,崩砂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后经李禧及其继承人发扬改进而成为著名特产,“李禧记店”也成为粤、港、澳知名的老店名铺。原告李×雄作为李禧后人,于1989年在顺德大良镇工商所登记注册了“李禧记店”,领取了营业执照开始经营。被告李×源、李×辉的父亲李联系李禧族人,早在30年代就开始继承和使用“李禧记”字号经营食品,并依法在顺德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了“李禧记联店”、“李禧记辉店”等。李禧家族成员为方便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各自开店独立经营,对“李禧记”字号的此种继承和沿用已成为约定俗成,也一直被其族人们所遵循。

因此法院认定,“李禧记”作为百余年老字号,其商业信誉和商业价值不单单是李禧本人创立,而是李禧族人们几十年来继承发扬和改进创新的结果,不应成为其中任何一家所独有。原告李×雄可以继承使用李禧记字号,但不能禁止被告李×源、李×辉使用李禧记字号的权利。

一审后,原告李×雄不服判决,向广东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第五集:兄弟官司再度升级维持原判手足情断

今年9月初,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作出维持原判的判决。两级法院也相继澄清了此案并非“商标侵权”案。

省高院认为:顺德大良崩砂食品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后经大良人李禧及其后人继承发扬和改进,使得“李禧记”崩砂店成为誉满粤、港、澳地区的老铺名店,“李禧记”是顺德知名的字号而非企业名称,李×雄将“李禧记”作为字号名称进行了工商登记,取得了包含该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名称权。但是,如果仅因为上诉人取得了该字号的名称权,就认定被告使用“李禧记”字号是侵权,不符合中国《民法通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广东省高院经过合议,依法驳回了李×雄的上诉,维持佛山中院的一审判决。至此,这场为争得老字号继承使用权,导致堂兄弟间反目成仇,最终对簿公堂的“侵权官司”,终于划上了句号。

然而据记者了解,法律的公正判决已难以弥补堂兄弟之间的情感裂痕,至今仍冷目相对,形同陌路,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