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

健康知识 (1) 2天前

葡萄糖,这个名字对于人类来说并不陌生。它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本文将围绕葡萄糖展开,探讨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来源以及与健康的关联,以期让读者对这一生命之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葡萄糖的作用

1. 提供能量

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约占人体能量来源的70%。当人体摄入葡萄糖后,通过细胞内的代谢途径,转化为能量,为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动力。

2. 维持血糖平衡

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形成血糖。血糖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其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当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 参与细胞代谢

葡萄糖在细胞内参与多种代谢途径,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为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

二、葡萄糖的来源

1. 食物

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面、谷物、水果、蔬菜等。人体在消化过程中,将这些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 体内合成

人体内也能合成少量葡萄糖,如肝脏通过糖异生途径将非碳水化合物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三、葡萄糖与健康的关联

1. 葡萄糖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2. 葡萄糖与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葡萄糖摄入过多,可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 葡萄糖与肥胖

过多摄入葡萄糖,尤其是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过剩,引起体重增加,进而诱发肥胖。

葡萄糖是生命的能量之源,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摄入葡萄糖,保持血糖平衡,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慢性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李晓辉. 糖尿病[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4.

[2] 张晓峰,王丽娜. 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10):12-14.

[3] 刘振宇,张华. 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7):635-637.

葡萄糖含糖吗

当然含糖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 ,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为重要的单糖。葡萄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大多数藻类的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中的光能,这些植物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在植物体内葡萄糖被用来制造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纤维素也是最常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葡萄糖是所有生命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用于新陈代谢的葡萄糖部分会变为聚合物储存在生命体内,在植物体内主要是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形式,在动物体内则是糖原的形式。葡萄糖的自然存在形式是D-葡萄糖,也就是水溶液旋光向右,亦被称为“右旋糖”。而L-葡萄糖是相对较少的合成产物。

名称

葡萄糖

IUPAC名称

(2R,3S,4R,5R)-2,3,4,5,6-Pentahydroxyhexanal

CAS码

50-99-7

缩写

Glc

化学式

C6H12O6

摩尔质量

180.156 g/mol

外观

白色粉末

密度

1.54 g/cm3

熔点

146 ℃

溶解度

909 g/L (25 °C)

偶极矩

8.6827

热容

218.6 J/(K·mol)

标准摩尔熵

209.2 J/(K·mol)

标准摩尔生成焓

−1271 kJ/mol

历史

葡萄糖首先与1747年由德国化学家安德里亚斯·马格拉夫从葡萄干中分离出来。[1][2]1792年,约翰·托比亚斯·洛维茨从葡萄中发现了葡萄糖,并被认它为不同于蔗糖。葡萄糖这个术语由巴蒂斯特·杜马于1838年提出,在后来的献中逐渐占据了主流。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提出了“dextrose”这个术语(来自拉丁文德克斯特=右),因为在葡萄糖的水溶液中,线性偏振光的平面向右。相比之下,D-果糖(一种酮糖)和L-葡萄糖将线性偏振光转向左侧。根据线性偏振光平面的旋转后来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D-还有L-符号。[3][4]

由于葡萄糖在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正确理解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化学的进步。而这主要归功于由于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的研究,他的发现获得了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5]葡萄糖的合成搭建了有机材料的基本框架,也是第一次对范特霍夫的化学动力学理论和含碳分子中化学键排列的验证。[6]在1891年至1894年间,费希尔建立了所有已知糖类的立体化学构型,并应用范特霍夫的不对称碳原子理论正确预测了可能的异构体。

葡萄糖代谢的发现者——奥托·迈尔霍夫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 1929年,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和阿瑟·哈登因“对糖的发酵及其在这一过程中的酶份额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8][9]1947年,贝尔纳多·奥赛(因发现脑垂体在葡萄糖和衍生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卡尔和格蒂·科里(因发现糖原从葡萄糖转化)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10][11][12]1970年,路易斯·勒利尔因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发现葡萄糖衍生的糖核苷酸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3]

葡萄糖的功效与作用,葡萄糖起什么作用

葡萄糖的作用与功效

1、提高人体免疫力

葡萄糖是人体正常代谢时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人体吸入丰富葡萄糖以后,可以促进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再生,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极大的好处,它特别适合那些体质虚弱,免疫力差的人群服用。

2、抗病毒

葡萄糖可以作为生命活动中心,是一种核心物质,它能控制人体内细胞分裂和分化,能促进人体组织细胞生长,也能阻止人体内癌细胞生成,每天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葡萄糖,可以预防癌症发生,而且能降低癌症病毒的活性,更能减少肝炎和脑炎等多种病毒性疾病发生。

3、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葡萄糖对人类肠道健康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人体吸收葡萄糖以后,可以调整身体,整个消化道的微生态环境,可以加快人体肠道中益生菌的繁殖并促进肠道中垃圾和毒素尽快代谢出体外,它不单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还能防止肠炎和腹泻以及痢疾等多种肠道疾病发生。

4、延缓皮肤衰老

葡萄糖这种营养成分还能激活人体皮肤细胞的活性,能加快皮肤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的皮肤细胞,也能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类皮肤的伤害,如果能保证让身体吸收充足的葡萄糖就能加快皮肤再生与代谢增加皮肤弹性,对延缓皮肤衰老有很大的好处。

5、降低胆固醇

葡萄糖过量摄入虽然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它能降低人类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能让人类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明显下降,可以加快人体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对于维持人类血脂稳定有极大的好处。

扩展资料:

其他作用:

1、杀死癌细胞。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葡萄中的化合物能杀死培养皿中及小鼠体内的结肠癌干细胞;另一项研究发现,吃葡萄的小鼠,肿瘤发生率降低了50%。

2、抑制呼吸道炎症。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研究表明,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可作为抗氧化剂对抗由呼吸道病原菌引起的炎症。

3、助减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最新研究证实,葡萄籽油可减缓人体脂肪细胞的形成,有效降低体重,避免肥胖。

4、减轻化疗副作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研究表明,葡萄籽能显著减轻化疗引起的小肠炎症和组织损伤。

5、有益视力。中国暨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研究发现,葡萄籽中富含的低聚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眼睛视力。

6、防晒。美国巴塞罗那大学和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表示,葡萄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阻止破坏皮肤的酶产生,使皮肤细胞免受伤害,甚至能预防皮肤癌。

7、助记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明,吃葡萄有助减缓甚至防止记忆衰退。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观察12名75~80岁有记忆力丧失早期症状的志愿者发现,常喝葡萄汁的志愿者,记忆水平呈上升趋势。葡萄汁富含的抗氧化物质是橙汁的4倍,有助保持血管弹性、降血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葡萄糖

葡萄糖简介

葡萄糖,中文名称为右旋糖,其英文名称为Glucose。它的系统命名法为(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有着多种别名,如Dextrose、Cornsugar、Grapesugar和Bloodsugar。EINECS编号为200-075-1。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与果糖(CH2OH(CHOH)3CO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以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的形式存在,呈现出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0.74倍。1克葡萄糖能溶解于约1毫升的水中,而在60毫升的乙醇中溶解性较低。它的熔点为83℃,比旋光度在水中表现为[α]D+102.0°至47.9°。在各种应用中,葡萄糖常被用作生物培养基,作为金属还原剂,还能与硼酸形成络合物,用于微量分析。在医学检测中,葡萄糖是测定全血葡萄糖的重要成分,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在生化领域,葡萄糖以简写G的形式被熟知,它属于己醛糖类别。作为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单糖,葡萄糖的独特结构赋予了它多元醇和醛的特性。

扩展资料

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又称为玉米葡糖、玉蜀黍糖,甚至简称为葡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水溶液旋光向右,故亦称“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