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如何科学减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为您解析健康减肥之道。
一、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热量摄入。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糙米、蔬菜等。
2.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肌肉生长,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建议每日摄入80-100克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
3.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
4. 减少油脂摄入:油炸、油腻食物会增加热量摄入,导致肥胖。建议减少油脂摄入,选择橄榄油、花生油等健康油脂。
5. 多喝水:水有助于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建议每日喝水量为体重(千克)×30-40毫升。
二、科学运动,提高新陈代谢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脂肪燃烧。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2. 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如举重、俯卧撑、深蹲等,每周至少进行2-3次,每次30-60分钟。
3. 拉伸运动:运动前后进行拉伸,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提高运动效果。
三、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
1. 树立正确观念: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有耐心和毅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2. 管理压力:压力过大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增加体重。学会合理管理压力,如进行深呼吸、冥想等。
3. 保持良好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科学减肥,健康生活,需要我们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全面调整。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让我们携手共进,探寻健康减肥之道,迈向美好人生!
在减肥界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三分靠练,七分靠吃”,如果吃好,能成功80%。
所以啊,在吃的上面非常有讲究,现在有很多人因为节食减肥,或者是饮食搭配不均匀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影响自身的健康,那么我们先说说在减肥中该怎么吃:
早饭:(早饭前可以喝一杯温水,促进肠胃蠕动,排出宿便)
早吃好,早上要补充好营养 可以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说牛奶/豆浆+鸡蛋+几片面包的搭配,有乳糖不耐者可以喝酸奶或者不含乳糖。
早上切忌油腻,荤腥,减少肠胃负担。
午饭:
午吃好,午饭必须吃碳水!不吃碳水会代谢变慢,也会变胖,还会容易暴饮暴食。但是碳水不能吃太多,中午可以遵循“211饮食法”,也就是两拳蔬菜,一拳肉,一拳米饭。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有一个误区:在减肥期间不能吃肉,其实吃肉可以让我们获得满足感,不会去想什么油炸食品等,而且还可以润滑肠胃,促进排便。
蔬菜:西兰花,芹菜,生菜,白菜,西红柿,黄瓜 冬瓜,白萝卜等。
肉类:鱼,虾,鸡胸肉,去皮鸡肉,牛肉,三文鱼
碳水:可以是米饭,也可以用玉米,紫薯,红薯等代替
午饭后(3-5点):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比如像柚子,圣女果等
小贴士:水果不能当饭吃,虽然脂肪少,但是糖分高。如果长期当主食,会起到减肥反效果。
晚饭:
晚吃少,减少肠胃负担,晚饭尽量在6点之前吃,赋予肠胃消化时间。可以吃一些优质蛋白+膳食纤维+优质碳水,只要吃七分饱就可以了。
不吃蛋糕,饼干,奶茶等高糖分食物。
三分靠练,我们说一下运动方面:
有氧运动:
如果是大基数(大基数指的是BMI超过24的人群。一般正常健康的BMI值在18.5-24之间。
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比如一个体重53KG,身高1.68m的人,BMI值就约是18.7。),可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时间,(大基数避免跳绳,跑步等以免对膝盖的负担 )小基数有氧时间可以短一些
(减脂必做,有氧时间太久会掉肌肉,肌肉少:代谢慢,肌肉多:代谢快,不容易复胖)
无氧运动
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可以增加20-30分钟的无氧运动,增加肌肉含量,提高基础代谢。
安排:一天一连肌肉,比如说今天练臀腿,明天可以练肩背,后天练腹肌,让肌肉有休息的时间。
如果每天运动的话每天可以适当加餐,每个星期可以吃一次放纵餐,获得满足感。
运动可以跟练他人,比如说keep,小红书,b站,找到最合适自己的。
写在最后: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相信网络上的减肥产品,坚持做好上面所述,减肥就会事倍功半,不仅能收获一个好身体,你会发现自己会变得更自信,更勇敢,一定要相信自己!
减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减肥不仅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身形,更能使我们保持健康。减肥的方法很多,如增加运动,控制饮食、药物减肥、手术减肥等等,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减肥一定要使用健康的方法,千万不可急于求成,那么怎样减肥才可以瘦?四个减肥瘦身妙招值得收藏。
一、坚持跑步:最健康的减肥方式无疑是跑步,慢跑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消耗脂肪,建议减肥人士,每周跑步三到四次,每次坚持三十分钟以上,就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减肥效果,跑步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挫伤膝盖。
二、控制饮食:减肥不光是要动起来,更重要的是管住嘴,要想有效的减轻体重,就一定要学会控制饮食,尽量不要吃太过油腻辛辣,含糖量高的食物,避免脂肪堆积,日常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不仅能够补充维生素,更能促进消化。
三、对小腹进行轻拍,腹部脂肪堆积是很多肥胖人群的显著特征,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对小腹进行轻拍,保持站立姿势,并且全身放松,然后用双手轻拍腹部,也就是肚子位置,并保持同一个节奏,重复拍打十分钟以上,就可以有效的燃烧腹部脂肪。
四、摩腹,天然站立,呼吸天然,满身放松,然后双手扶着下腹部两侧向耻骨处摩擦,摩擦一次为一个节奏,共做四个八拍。
人每天至少需要多少热量公式一:
女: BMR = 655 + ( 9.6 x 体重kg ) + ( 1.8 x 身高cm ) - ( 4.7 x 年龄years )
男: BMR = 66 + ( 13.7 x 体重kg ) + ( 5 x 身高cm ) - ( 6.8 x 年龄years )
人不能总躺着,所以你每天所需的总热量还要进一步计算。
使用Harris Benedict Formula,将你的BMR乘以活动系数(如下):
几乎不动 Calorie-Calculation = BMR x 1.2
稍微运动(每周1-3次)总需 = BMR x 1.375
中度运动(每周3-5次)总需 = BMR x 1.55
积极运动(每周6-7次)总需 = BMR x 1.725
专业运动(2倍运动量)总需 = BMR x 1.9
比如你算出来的BMR结果是1745,基本不运动,那么你需要1745 x 1.2 = 2094 大卡来维系现在的体重。
如何减肥?
每天消耗的卡路里>摄入的卡路里,坚持一段时间必瘦无疑。
建议是每日减少摄入500 - 1000 大卡的热量,但不要超1000,那样透支太多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建议:女人应该保证每天摄入至少1200大卡,男人1800大卡
二、人每天至少需要多少热量算法二
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 (1大卡 = 4.184千焦耳)
男性 : 9250- 10090 千焦耳
女性: 7980 - 8820 千焦耳
注意: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热量应不少于己于 5000千焦耳- 7500 千焦耳 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少的能量
也就是说你要健康,至少每天要吃1200大卡
人每天消耗的热量至少有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基本热量 +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 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
基础代谢的简单算法 =
女子 : 基本热量(千卡)= 体重(斤) x 9
男子 : 基本热量(千卡)= 体重(斤) x 10
体力活动的算法 = 体重(公斤) * 活动强度系数 * 小时数
举例:70kg的人看1小时电视消耗 70 * 1.4 * 1 = 98大卡
消化食物的算法 = 10% * (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热量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
也就是说60kg的男人看一天电视至少要消耗
基础代谢 = 60 * 2 * 10 = 1200
体力活动 = 70 * 1.4 * 12 = 1176
消化食物 = 10% * (600 + 1176) = 177
总共消耗 = 1200 + 1176 + 177 = 2553大卡
三、常见运动消耗
游泳:每半小时消耗热量175卡。它是一项全身协调动作的运动,对增强心肺功能,锻炼灵活性和力量都很有好处。它还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妇女生育后恢复体形,对老年人和身体瘦弱的人都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田径:每半小时可消耗热量450卡。它可使人体全身得到锻炼。
篮球:每半小时消耗热量250卡。它可增强灵活性,加强心肺功能。
自行车:每半小时消耗热量330卡。对心肺、腿十分有利。
慢跑:每半小时消耗热量300卡。有益于心肺和血液循环。跑的路程越长,消耗的热量越大。
散步:每半小时消耗热量75卡。对心肺功能的增强有益,它能改善血液循环,活动关节和有助于减肥。
跳绳:每半小时消耗热量400卡。这是一项健美运动,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乒乓球:每半小时消耗热量180卡。属全身运动,有益于心肺,可锻炼重心的移动和协调性。
排球:每半小时消耗热量175卡。主要增强灵活性、弹跳力和体力,有益于心肺。
四、热量的单位换算
千卡 Kilocalorie, 千焦耳
1 千卡 = 4.184 千焦耳
1 千卡: 是能使出1毫升水上升摄氏1度的热量。
由于相对我们日常摄取的热量,“卡路里”这一单位的量度还是太小。现时营养学普遍采用“千卡”(又称“大卡”)为单位。1千卡等于1000卡路里,约4186焦耳。在非正式场合以及非正式书面记录中,往往将“千卡”、“大卡”省略为“卡”,读者应根据常识予以注意识别。